法國的一座墳?zāi)癸@示出被重新打開的跡象。圖片來源:éveha-études et valorisation archéologiques
?
在中世紀(jì)早期,許多歐洲人會重新打開親人的墳?zāi)箤ふ覍毼?。這種做法之前被稱為盜墓,但近日一項新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這與盜墓似乎有些區(qū)別。相關(guān)論文刊登于《古物》。
從西部的英國和法國到東部的特蘭西瓦尼亞,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(xué)的Alison Klevnas和同事收集了分布在歐洲各地的幾十個墓地的數(shù)據(jù)。所有墳?zāi)咕诠?00年至800年間建造。
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,許多墳?zāi)贡恢匦麓蜷_,陪葬物品也被移走,例如劍上的金屬薄片等殘留痕跡就證明了這一點(diǎn),但最有價值的物品并沒有全部被拿走。例如,在英國肯特郡一處遺址中,人們從死者衣服上取下了胸針,但卻留下了鍍金的銀質(zhì)吊墜和一條玻璃珠項鏈。Klevnas表示,重新打開墳?zāi)沟娜瞬⒉粫雅阍崞废唇僖豢铡?/p>
相反,被拿走的似乎是那些代代相傳的東西,比如劍和胸針。那些屬于個人的物品,比如刀,會被留在墳?zāi)估铩_@與歷史上人們對這些物品的態(tài)度一致。Klevnas提到,這些東西與逝者密切相關(guān),能讓活著的親人追憶美好的過去。
但也有一小部分墓穴顯示,有一些逝者因為更險惡的原因被打擾了。“整個地區(qū)散布著一些墳?zāi)?,人們對尸體做的一些事情似乎表明他們害怕亡靈?!盞levnas說,“例如,他們把頭骨翻轉(zhuǎn)過來,用石頭把它向后支好,或者可能砍掉死者的腳?!钡硎?,這些墳?zāi)怪徽伎倲?shù)的不到1%。
Klevnas表示,埋葬尸體,此后永不打擾,這種想法并不普遍。石器時代晚期的墳?zāi)乖O(shè)計實(shí)際上是為了讓人們能夠重訪遺體。“我們知道有一些較長時間的停尸習(xí)俗。”Klevnas說。如今,在許多文化中,人們?nèi)杂信c親人遺體互動的習(xí)俗或節(jié)日。(唐一塵)
相關(guān)論文信息:https://doi.org/10.15184/aqy.2020.217
?
《中國科學(xué)報》 (2021-06-24 第2版 國際)